淄博市临淄区中医医院

中医讲堂
让我们一起了解一下胃息肉的那些事

让我们一起了解一下胃息肉的那些事

发布时间:2021-03-08 打印

随着内镜技术的发展以及电子内镜在临床中的广泛应用,胃镜检查不断普及,胃息肉的检出率越来越高,胃息肉亦被列为癌前疾病,因此胃息肉的治疗及预防复发也成为了医学界的研究热点。

1.什么是胃息肉?

胃息肉是胃黏膜向胃腔内突起形成的局限性病变。胃息肉在胃镜下为宽基底或者带蒂的隆起,数量不一,表面光滑,颜色与周围黏膜相同,界限较分明,多呈球形、半球形、也可呈分叶状、乳头或蕈状,部分可伴糜烂或充血。多好发于胃窦部,其次为贲门及胃体部,单发息肉较多见。

胃息肉缺乏特异性临床特征,多在胃镜检查时才被发现,部分患者可表现为上腹痛、腹胀等消化道症状,发生在幽门部的较大息肉可出现幽门梗阻,贲门部息肉可表现为吞咽困难,少数患者可出现恶心、呕吐,甚至引起上消化道出血等表现。虽然较多研究报道指出胃息肉属于胃黏膜的良性病变,但是由于部分胃息肉具有多发、复发甚至癌变倾向,因此发现并治疗胃息肉仍是不可忽视的重要问题。

2.胃息肉发生相关因素

胃息肉的病因及发病机制尚不明确,但大量研究表明胃息肉的发生与幽门螺杆菌感染、长期应用质子泵抑制剂、胆汁反流、基因遗传环境及其他因素(吸烟、饮酒、饮食习惯等)相关。

3.胃息肉的病理分类:

胃息肉组织病理学主要分为胃底腺息肉、炎性息肉、增生性息肉、腺瘤性息肉。(1)胃底腺息肉为胃镜检查中最常见,可单发或多发,表面光滑、扁平无蒂、直径<0.5cm,在长期口服质子泵抑制剂患者中出现率更高。(2)炎性息肉的胃黏膜呈结节状改变,病理组织学见肉芽组织而未见腺体成分。(3)增生性息肉多由于慢性炎症刺激导致,以胃窦及胃体居多,多为单发且较小,小者多为广基底或半球状,表面发红而光滑,大者可为亚蒂或有蒂,顶端充血或糜烂。(4)腺瘤性息肉好发于胃窦或胃体中下部,包含管状腺瘤、管状绒毛状和绒毛状腺瘤三种类型。胃管状腺瘤常单发,直径通常<1cm,表面多光滑。胃绒毛状腺瘤多为广基底,直径较大,顶端充血、分叶,可伴糜烂及浅溃疡等。胃管状绒毛状腺瘤多由管状腺瘤进展而来,有蒂或亚蒂,表面光滑,见较多乳头状突起,可有纵沟呈分叶状,直径多在2cm以上,恶变率较其他类型偏高。(5)错构瘤性息肉、黑斑息肉综合征、幼年性息肉等较少见。

4.什么样的胃息肉易癌变?

目前胃息肉己被认为是胃癌的癌前疾病之一。既往人们对胃息肉癌变的研究多集中在宏观阶段,认为胃息肉癌变与息肉病理类型、大小、数目及外形等因素相关。息肉越大癌变率越高;有蒂息肉癌变率较低而无蒂息肉癌变率较高;息肉表面光整则癌变率较小,呈菜花状或分叶状者癌变率较大;多发息肉癌变率大于单发。镜检时若发现息肉表面凹凸不平,呈结节状、分叶状、糜烂出血、色泽异常,周围面膜隆起,界线不清等,则应提高警惕,需取活体组织行病理检查。从组织病理学上来说,在腺瘤性息肉三种病理组织类型中,三者恶变率比较管状绒毛状腺瘤最高,其次是绒毛状腺瘤,最后是管状腺瘤。因炎性息肉不含腺体成分,临床认为其无癌变风险。但若直径超多2cm应行内镜下完整切除,这对于预防胃癌的发生具有重要意义。

研究表明胃息肉与结直肠息肉的发病有一定的相关性,因此对于胃息肉患者,应行结肠镜检查,以提高肠道息肉、肿瘤的检出率,并进行积极治疗,对防治肠道息肉及恶性肿瘤有重要的临床意义。以便尽早发现结直肠肿瘤,有利于降低病死率,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。

5.胃息肉的治疗

胃息肉内镜下治疗主要有:高频电凝切除法、微波灼除法、激光法、尼龙丝及橡皮圈结扎法、氩离子凝固术、冷冻法、射频法、酒精注射法,其中以高频电凝切除法应用最广泛,利用高频电流产生的热效拉使组织凝固、坏死,从而达到切除息肉的目的。适用于直径<2.5cm的息肉,以亚蒂或有蒂为宜。对于直径<0.5的息肉,可采用活检钳咬除或电凝。直径<2cm的亚蒂或无蒂怠肉,多采用圈套及电凝电切法。

总结:

胃息肉尤其是腺瘤性息肉为已明确的癌前病变,给予积极治疗能有效预防胃癌的发生。临床上应根据息肉的大小、部位、数量而选择一种或多种方法联合治疗,其中内镜下治疗是胃息肉患者首选的治疗方法,胃镜操作简单、安全、痛苦小,易于接受。

临淄区中医医院内一科长期开展胃肠镜下疾病诊治,对胃癌的早期筛查,胃息肉、Barrtee食管、胃石症、ERCP等疾病胃镜下治疗具有丰富的经验。

Top